工大新聞
國家召開科技獎勵大會我校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獎,并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
由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衛星制造廠、內蒙古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五家單位、高校共同攻關完成的“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由清華大學、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工業大學、沈陽重鍛液壓機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天力創玻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七家單位、高校共同完成的“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成套裝備與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中,韓永全教授是“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成果主要完成人之一。這是1991年以來,我校首次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是我校近年來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成果轉化,科研項目、科技成果和產學研合作取得新進展的集中體現;也是持續創新科研思維,加強科研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研體制改革,推行科研目標管理,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工作,潛心鉆研,攻堅克難,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質量的反映。
“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將VPPA(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工藝及裝備成功應用于我國首個進入太空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主體結構的高精密焊接。該焊接裝備及工藝的成功應用,使我國航天器精密焊接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其中,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韓永全教授作為主要參與者的在該項成果中完成了脈沖調制變極性等離子弧焊接電源系統的維弧單元和變極性單元,并協助完成了VPPA穿孔立焊工藝規范的確定,建立熔池圖像監測系統,對熔池正面和背面圖像進行實時處理以便進一步分析,對該項成果創新點:“探明等離子弧零流瞬時行為機理,利用逆變電源快速響應加快電流過零速度,并在換向時采用“電壓+電流”脈沖聯合穩弧技術使電弧空間保持在較高溫度和電離度,保證VPPA 電弧焊鋁的過零穩弧;提出電極和噴嘴之間的電擊穿后出現雙弧的根本原因是維弧電源通路提供了主電弧的旁路通道,并采用維弧通路物理截止方法從根本上避免了變極性等離子弧焊接中的雙弧問題,保證載人航天器中超長復雜焊縫對焊接電源提出的長時間連續穩定工作的要求”做出了重要貢獻。
“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成套裝備與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實現了我國在重型擠壓裝備,渦輪盤用高溫粉末合金擠壓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的空白,對國家戰略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成果中,我校邢永明教授、理學院周承恩副教授等教師組成的課題組完成了該項目擠壓機支撐結構的力學分析和擠壓模具退出過程的數值模擬和解決方案。擠壓機支撐結構是擠壓機與基座連接的部件,由四個基座組成,承載了擠壓機的全部重量,是擠壓機最重要的承載部件之一,其力學設計要求很高。我校課題組承擔了該支撐結構的力學分析工作、用有限元數值計算方法計算了該構件的全場應力應變分布規律,對高應力區的強度進行了系統地分析和校核,對結構整體變形和剛度進行了計算。用電測法對構件的強度和剛度進行了系統的實驗研究,得到了高應力區的應力分布規律實驗數據。通過大量的計算、實驗、分析,提出了該組結構安全性的評價標準,為該結構的設計和解決制造過程中的難題提供了依據。同時在該項成果中,大型擠壓件的模具退出是一個關鍵技術。在加壓過程中由于模具和構件之間的粘結、擠壓、摩擦,使模具無法退出,導致模具和產品的報廢,造成巨大的損失。課題組用數值仿真技術模擬了擠壓的全過程。在此過程中,研究了和解決了模具材料和被擠壓材料的高溫本構關系、超大塑性變形的演化過程、擠壓材料的熱應力場和熱變形場、模具和加壓件之間的摩擦力規律等關鍵技術問題。通過仿真模擬,提出了多種模具的幾何形狀和材料的設計方案以及模具的退出程序,成功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我校是本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表彰中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獎高校。
(供稿:宣傳部、科技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