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新聞
靜心勞身 行勝于言——記“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楊桔材教授
靜心勞身 行勝于言
——記“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楊桔材教授
在前不久結束的自治區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桔材教授被授予“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同時,由他主持的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堿金屬及堿土金屬摻雜硅簇結構及性質研究”獲得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授獎人),是該獎項2013年度唯一的一等獎。這些榮譽不僅是對楊老師踏實教學、潛心科研的認可和鼓勵,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校教師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帶著進一步了解“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日常教研生活的愿望,記者在楊老師的實驗室對他進行了采訪。談起獲獎感受,他的表現非常平靜:“獲獎是研究成果得到了認可,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手握成果不自滿,身負榮譽不自大。記者本想通過采訪了解楊老師更多的治學經驗,但敏于行、訥于言的楊老師淡然地說“教師做科研還是要講究‘靜其心,勞其身’”。
踏實教學勤耕耘
身為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桔材老師堅持給本科生講授《環境化學》、《現代儀器分析》等課程。為了讓學生掌握最新知識、走近學科前沿,他經常查閱中外文獻,把新案例、新理論、新工藝補充到本科教學課程中。
作為一名工作近30年的老教師,楊桔材并不依賴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反而在不斷增強自身教學技藝和豐富教學手段上大費心血。楊老師在課前精心制作多媒體電子課件,充分利用豐富的影像資料,把傳統的板書和現代多媒體、動畫等方式結合起來,這些努力不但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輕松許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楊老師善用啟發式教學和互動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楊老師還有一個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秘笈:課上錄音、課后總結。每次上課都用錄音筆進行錄音,課后通過聽錄音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總結,以便自己在下一次講課的時候,條理更清晰、層次更分明。
談到對研究生的指導,楊桔材教授表示他更傾向于培養學生們的自學能力。論文開題是研究生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決定研究生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楊老師對其研究生的論文開題不做指定題目,而是開列相關研究方向的中外參考書目,讓學生在閱讀文獻中尋找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并確定研究方向、撰寫選題報告。這樣的選題模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切入學科前沿,了解專業領域內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動態,還可以促使研究生邊閱讀、邊思考,學會在閱讀中尋找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在研究中印證自己的思想。通過這種選題訓練,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開拓創新、深入研究,可謂受益終生。在研究生教學中,楊老師十分注重學生科研習慣的養成。例如,有些剛入學的研究生對撰寫科技論文不太熟悉,論文寫作還采用以往的寫作手法,夾帶感情色彩。楊老師在審閱過程中細心指出存在的問題,并耐心教導學生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標準,學生發表論文的質量明顯提高。
潛心科研孺子牛
大量的教學任務并沒有羈絆楊桔材開展科研創新的步伐,先后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30余篇,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五項。
楊桔材先后主持了內蒙古教育廳項目 “SinR (n=1,2,3…, R=Li,Na,K)的結構、熱化學及電子親和能的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硅氫雙原子簇結構、熱化學和動力學性質的研究”;內蒙古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人才資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稀土金屬摻雜硅團簇的結構及性質研究”等項目。至目前,發表文章SCI他引次數超過170次,課題培養出兩名優秀博士畢業生和兩名優秀碩士畢業生。
楊老師是如何協調本碩博教學任務和科研工作之間的關系的呢?這是青年教師關注的問題。對此,楊老師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大學的教育模式不同于初、高中單純講授基礎知識,大學是創新思想的研究過程,脫離研究不適用于大學教學。科學研究和大學教學是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關系。”他提到,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首先要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不斷地通過閱讀來增長見識、更新知識,尤其是加大對國外文獻的閱讀量,因為前沿科研論文主要以外文文獻為主,要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加強對相關專業領域前沿的認知。
楊老師始終將團隊建設看作是科技創新的基礎,積極組建課題研究團隊,現已完成內蒙古工業大學計算化學分子設計和模擬創新團隊的組建。他說:爭取早日把這個團隊打造成自治區級創新團隊,經過不斷進取,再接再厲,讓這個團隊的科研成果再上一個新臺階。這個團隊的主攻內容是計算化學通過模擬促進實驗,這是2014年化學領域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并將在鮮明的計算化學研究方向的基礎上,不斷向工業催化、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和制藥工程等學科滲透,通過計算化學學科的發展和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各個專業學科教學和科研水平也得到很好的提升。進而夯實基礎化學學科,做強相關專業學科。楊老師表示,今后團隊將通過在不同專業領域滲入和應用,增加新的創新點,產生一批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承擔重大項目,通過產學研結合,形成實用化的技術,為地方的經濟建設服務。在記者問到,您在團隊中如何發揮核心作用時,楊老師只是謙遜的一笑。
在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稱號之前,楊桔材老師還獲得過2003年度獲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稱號、2010年“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1年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不難想象,這么多的成就和榮譽,需要多少汗水來澆灌。記者本希望從楊老師這里挖掘出我校專家、學者成功的案例,卻沒想到楊師對自己的剖析非常簡單:“我是國家恢復高考后不久招考的大學生,那時候的青年都懷著崇高的理想和滿腔的抱負。當我走上講臺之后,青年時的理想逐漸沉淀為對學生的責任和關懷,那就是要盡心上好每一堂課,培養出對社會、對國家有所貢獻的棟梁之材。”
對楊桔材老師的采訪結束后,“靜其心,勞其身”這句話縈繞耳畔,久不消散。被理想和信念召喚的青年楊桔材,在工大教學科研領域一線,一干就是二十八年,從一名普通青年教師成長為桃李滿園、碩果累累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楊老師秉持和堅守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原則,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模范遵守職業道德,立足崗位,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勇于奉獻,獲得師生一致的好評。如今的楊老師榮譽在身、光環縈繞,但他依然潛心科研、竭力教學,并樂在其中。楊桔材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我校“唯實尚行”的校風——基礎扎實、做事踏實、作風樸實、為人誠實、工作務實、尊崇實踐。楊老師靜心勞身、行勝于言,這大概也是他獲得“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的原因之一吧。
(記者:宣傳部 張媛 編輯:白楊)
上一條:校黨委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