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工大
【內蒙古新聞網】產學研協同創新孵化科技成果
2017年9月,科技部、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我區首個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蒙古大學掛牌,標志著我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了零的突破。
這個重點實驗室將圍繞國家現代畜牧業發展實際需求,以草原家畜繁育相關重大共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為突破口,聚焦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草原家畜遺傳繁育和家畜遺傳與環境互作三個研究方向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提升草原家畜繁殖效率、選育草原家畜新品種、建立草原生態養殖模式以及我區畜牧業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提供科技支撐。
此后,內蒙古大學牧草特色作物與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內蒙古科技大學輕稀土資源綠色提取與高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分別通過了教育部驗收,將對加快我區生物科技、蒙中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農牧業的轉型升級,推進生態建設保護特別是荒漠化治理,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提供科技支撐和高端引領。
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自治區政府先后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八項措施》和《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就允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和離崗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攻關活動、創業等做出規定。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也就全面提升高等學校創新能力,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支持高校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共建創新中心,開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等做出了規劃。
隨著自治區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不斷健全和科技創新平臺的不斷完善,高等院校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從高校脫穎而出,并逐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出積極作用。
高校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2017年年初,內蒙古工業大學與福建的一家公司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該校教授黃平平和科研團隊研發取得的科研成果“地基微變監測雷達技術與應用”在這家公司的呼和浩特分公司開始進行產品化和市場化運作。
黃平平介紹,這項可以廣泛應用于尾礦庫監測、山體滑坡監測、露天礦垮塌監測、高跨橋梁監測等的技術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企業在呼和浩特建廠后,除支付200萬元的技術轉讓費外,在協議期內每年還出資50萬元資助學校搞后期技術研發,不僅實現了高校科研成果在本地落地并服務于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而且為企業不斷獲得新技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作為資源型地區,煤炭工業在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工學院,自治區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工程實驗室主任張建斌教授的一項專利技術,讓減少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碳排放成為可能。
張建斌和其團隊承擔的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取得的“多元醇—乙二胺水體系捕集工業氣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使煙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大于59%,回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99%,胺再生率大于90%,胺的損失率降低80%以上。目前,這項專利技術已經達到工業示范目的,正在與一家企業進行工業化實驗的合作開發。
內蒙古工業大學科技處處長白樸存介紹,為鼓勵科技創新,內蒙古工業大學從儀器設備、科研場地、成果轉化激勵等多方面入手,對學校的科技創新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進行大力扶持,對技術創新類項目優先考慮、優先推薦,在項目經費、人才引進、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方面予以傾斜,促進了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內蒙古工業大學在雷達、太陽能利用、液壓技術、裝備制造、煤基固廢物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
下一步,我們要在創新團隊、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對有成果轉化可能、與企業結合緊密的創新項目進行政策和技術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實用科技成果。”白樸存說。
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從校園走向市場
2017年11月底,全國稀土及稀貴金屬等戰略金屬二次資源循環利用科技創新成果現場交流會在包頭市召開。內蒙古科技大學校長、白云鄂博礦稀土及鈮資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保衛關于白云鄂博研究的一份報告顯示,經過50年的積累,包鋼白云鄂博礦排土場和包鋼尾礦庫以及包鋼高爐渣內包含的稀土和稀貴金屬礦藏資源總量達到5.6億噸,原料市值超過7000億元。
內蒙古科技大學研發的高耐磨、耐腐蝕、耐高溫的特種微晶玻璃已經成功得到市場化應用,為解決白云鄂博尾礦問題開辟了新的途徑。
稀土和稀貴金屬的研究方向和新材料用途多到我們無法想象,它們是充滿魅力的戰略資源!”李保衛說。
高校人才聚集、科研力量雄厚,科研設施齊備,在科技創新中蘊藏著無窮的潛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我區高校面向國際學術前沿,突出國家和自治區戰略導向,整合創新資源,加強學科平臺建設,不斷培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組織化研究群體,推進產學研有機結合,在現代農牧業、生態環境、能源與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針對性的成果,為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做出了貢獻。
深入聚焦特色領域,著力打造以草原畜牧業為重點的優勢特色學科群,形成草、肉、乳、絨等優勢“拳頭”品牌,加快推進“綠色畜產品加工”和“現代馬業健康發展”協同創新建設,內蒙古農業大學科技創新方向明確。
高校不僅要搞好理論研究,更要搞好社會服務和科技成果推廣。我們要抓住自治區的優勢特色開展研究,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蒙古馬是內蒙古的文化符號,馬文化是核心文化,我的研究方向就是馬產業、馬文化、馬科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芒來說。
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芒來和他帶領的團隊致力于馬的基因遺傳機制、繁殖機理、腸道菌群和賽馬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他建立的“馬屬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實驗室是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多年來,他承擔國家和自治區研究項目35個,在內蒙古建立了蒙古馬保種基地3個,雜種馬培育基地4個,純種馬培育基地4個,純種馬繁育基地1個,培養博士、碩士50多名。
創新并不僅僅指突破性成果,傳統觀點也需要創新。要發展現代畜牧業,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馬業不是經濟型畜牧業,也是文化型畜牧業,是優勢特色產業,全世界有88個國家和地區在搞賽馬,馬身上可以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全域旅游也不能沒有馬。2000年,內蒙古的馬匹總數不到30萬匹,現在已經達到90多萬匹。內蒙古馬業現在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這也正是我們的努力方向。”芒來說。
“十二五”以來,內蒙古農業大學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首次建立國內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完成了世界首例雙峰駝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制和破譯工作等。以草原苜蓿新品種、獸用疫苗抗原純化技術、玉米高產超高產栽培技術等為代表的創新成果在伊利集團、蒙牛乳業、蒙草集團、金宇集團等企業得到產業化應用。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多項,推廣新成果、新技術60余項,為推進自治區綠色畜牧業健康養殖、糧食增產增收與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聚焦科技前沿,科技創新成為高校師生自覺行動
在自治區高校,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師生的共識和自覺行動。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牽頭組建的內蒙古水環境安全協同創新培育中心,研發了綠色環保吸附劑并為錫林郭勒盟農牧戶安裝凈水設備,被認定為自治區協同培訓中心。內蒙古工業大學參與的航天器艙體結構和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兩個項目榮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內蒙古醫科大學“十二五”期間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40項,發明專利30項。開展分子功能與影像學的科技創新,填補了16項自治區特種醫學的空白。內蒙古財經大學堅持人才、組織、制度、團隊、平臺協同建設,構架和完善師生創新機制,該校的“中蒙俄經貿合作與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自治區級“2011協同創新培育中心”。內蒙古科技大學構建“方向--平臺--項目--成果”一體化創新團隊發展體系,多次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和自然科學一等獎。內蒙古民族大學整合蒙醫藥學、民族學等優勢學科資源,以重大科技專項攻關為抓手,整合科研團隊,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
據自治區教育廳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時期,全區高校共籌集科技經費24.43億元,承擔和參與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328項,承擔和參與“973”“863”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50余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800余項。各學科領域發表論文66019篇,出版專著1861部,獲準專利1118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9項,全區高校有6個團隊獲批教育部創新團隊。“十二五”期間,各高校共簽訂橫向科研項目4100余項,獲得科研經費3.8億元,在生物技術、風能利用、稀土材料、蒙醫藥、乳酸菌開發等領域轉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科技創新成果重大突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成果轉化。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高校科研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新時代的內蒙古高校,不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完善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貢獻著智慧和力量。(記者蘇永生)
詳情請點擊: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8/01/06/012437032.shtml
上一條:【內蒙古新聞聯播】內蒙古3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