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
【媒體工大】中國教育報:為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作貢獻
——內蒙古工業大學蒙古族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實踐探索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祖國北疆,以蒙古族為自治主體民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安全穩定屏障,是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內蒙古自治區始終高度重視民族高等教育,實行民族預科班和民族班的獨特民族教育形式,大力培養各類蒙古族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促進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各民族團結進步與共同繁榮提供堅實的人才、智力保障。
內蒙古工業大學作為自治區成立較早的工科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工科優勢,積極開展少數民族預科和民族班教育,始終把培養優秀的少數民族應用技術型人才作為重要使命與社會責任。1980年,學校首次在化工設備與機械、動力機械、鍛壓工藝及設備、鑄造工藝及設備等8個本科專業招收民族預科生。38年來,學校著眼于高層次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緊緊圍繞“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蒙漢語言兼通、立足民族地區、服務地方發展、適應全國競爭、具有國際視野的蒙古族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探索實行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以“補預結合、基專兼顧、蒙漢兼通、德能兼備”為特點的蒙古族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近萬名綜合素質優良、實踐能力較強、多種語言兼通、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蒙古族應用技術型人才,為國家、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補預結合夯實學業發展基礎
學校招收的少數民族預科班和民族班學生的主體,是基礎教育階段以蒙古語為授課語言、預科及本科階段以漢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蒙古族學生。隨著學習語境的重大變化,很多學生在聽課時需要進行思維轉換,經歷“漢語接收—蒙古語理解—翻譯—漢語表達”的過程。對此,學校通過“補”“預”結合的方式,幫助預科班、民族班學生為本科階段學習做好語言及基礎知識的預備,補齊與本科培養標準之間的差距。
制定特色培養方案。在深入研究蒙古族學生學業基礎、身心發展特點和文化背景特殊性的基礎上,學校單獨制定少數民族預科班培養方案、民族班培養方案。預科階段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提高,將強化語言和鞏固基礎作為重點,設置漢語文、漢語口語、預科英語、預科英語應用實踐等課程,提高學生多種語言交流能力;設置數學基礎、物理基礎和化學基礎等課程,強化學生理科基礎;設置思想政治理論、蒙古族歷史與文化等課程,增強學生民族發展及團結進步意識;設置足球等特色體育課,發揮蒙古族學生在運動方面的特長。積極構建“寬基礎、多模塊、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搭建基于模塊化分類、必修與選修交叉、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通識教育課程群和專業教育課程群,促進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發展。
探索多種培養方式。根據預科班、民族班特點,學校試行過“2+3”“2.5+2.5”“1+4”“4年一貫制”“5年一貫制”“插班培養”等多種模式。目前,預科班采取“1+4”培養方式,即針對部分高中階段接受蒙古語授課、漢語言基礎相對欠缺的少數民族學生先行開展1年的預科教育,待通過預科結業考核后再進入4年制的本科教育階段,實行整建制編班或插班培養,全校69個本科專業全部向他們開放。民族班采取“4年一貫制”的培養方式,主要是指對高中階段文理基礎相對較好、能夠基本適應本科階段學習要求、直接進入4年制的本科教育階段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彌補學業差距。同時,本科階段學習實行3—8年的彈性學制,為民族班學生自主規劃學習進度提供可能;在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師計劃實驗班選拔等方面單獨設置指標,為民族班學生成長成才廣泛開拓發展渠道。
為了使人才培養內容成為有機整體,通過編制課程貢獻度矩陣,將培養目標設計與課程體系構建緊密聯系,在修訂預科班、民族班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明確蒙古族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基本規格,對課程教學活動的可能效果進行預設,從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出發,制定具體的課程標準,用以引領教學全過程的實施,最終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與專業培養目標之間的耦合。各專業在課程體系系統化前提下,明確各門課程的地位、作用,加強各門課程之間內容上的整合與銜接,對培養方案中的每一門課程(或實踐環節)都編制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同時,學校組織民族教育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教師編寫特色教材,《蒙漢英對照物理學名詞附錄》《基礎物理》《漢語口語表達與訓練》等教材、講義,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編排新穎,針對性強。
基專兼顧注重知識結構平衡
先慢后快,動態培養。各門課程以“強化基礎、循序漸進、增加廣度、有所側重”為原則,完善教學內容安排。“強化基礎”是指強化思想、原理、方法、實踐應用等基礎內容的學習;“循序漸進”是指注重準備知識與后續知識的邏輯關系與合理銜接;“增加廣度”是指適當增加基礎性教學內容,擴大知識覆蓋面,回顧鞏固必要的高中階段知識;“有所側重”是指側重選取后續專業課程所需基本知識。在教學節奏上,形成先慢后快的過程曲線,低年級基礎知識教學穩扎穩打,中高年級專業知識教學快速跟進。
因材施教,確保效果。學校探索采取三種策略強化基礎知識教學:一是本科低年級課程保持學分不變,按1∶1.2(學科基礎課)和1∶1.5(專業主干課)配比學時,通過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理解和消化所學知識;二是選配蒙漢兼通或具有豐富民族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實現課堂教學良好互動,對教學內容進行準確細致、深入淺出的把握;三是加強課外輔導,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和幫助,使其達到課程學習要求。在課程教學模式方面,根據蒙古族學生積極熱情、思維活躍、行動力強的心理特質,適當增加合作式、討論式、情境式、行動導向式等教學模式的運用,優先考慮知識結構的優化和知識能力的轉化。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采取單獨編班的做法,探索15—20人規模的小班教學形式,靈活調整教學進度。針對低年級學生,探索實行學業導師制,幫助學生明確課程知識體系與知識關聯,及時解決學習疑難。針對具有良好專業發展潛質和后續學習意愿的部分學生,探索實行學術導師制,為培養高水平蒙古族科學研究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做充分的學業準備。
德能兼備提高人才綜合素養
德育為先,文化助力。在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基礎上,重點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廣泛宣傳“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注重自治區主體民族責任意識教育,使蒙古族學生充分認識到本民族人才在“亮麗內蒙古”建設中的責任擔當與歷史使命。同時,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活動,舉辦校園那達慕等校園文化藝術節特色項目、蒙古搏克等社團活動。各項資助獎勵政策向預科班、民族班學生傾斜,專門設立“預科生平等獎學金”“預科之星”等專項獎勵。
聚焦能力,打造優勢。蒙古族學生因為語言表達、思維轉換等特點,在知識學習初期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對知識含義、知識關聯等環節的理解相對困難,但是一旦建立起知識結構就往往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學校各專業充分關注這一特殊性,既強調專業基本概念體系的扎實建構,也著意創設學生運用知識、實踐知識的空間。在培養方案設計和課程體系構建中,增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簡化復雜的理論推導過程,恰當引入工程實際案例。
蒙漢兼通素質優良普遍認可
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建設需要大量蒙語、漢語兼通的高素質民族人才。學校充分發揮蒙古族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的優勢,注重專業適應和社會適應,不斷完善漢語、英語、日語等課程教學內容、方式方法,著力培養預科班、民族班學生的多種語言學習、應用能力,預科班、民族班畢業生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實踐能力明顯增強、專業及社會適應良好、蒙漢語運用技能嫻熟,一大批牧區學子成長為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級工程師、優秀領導干部,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普遍認可。1991級預科班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學生韓永全申報的科研成果《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關鍵技術與應用》201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成果成功應用于“天宮一號”主體結構的高精密焊接。2002級預科班交通運輸專業學生常勝勇救遇難出租車司機,被授予2007年度“中國驕傲”人物稱號。2011級預科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代那仁圖婭,在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上服役,以實際行動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生“攜筆從戎報效祖國”的愛國熱情。
詳情請點擊: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4/24/content_497884.htm?div=-1
上一條:【媒體工大】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李紀恒在全區高校形勢政策報告會上勉勵廣大師生
【關閉】